第146章 行家面前露了怯

  “小顾,家里是不是出了大事,需要姐姐我帮你找找人?”

  身为百货大楼主要干部,徐彩霞属于是吃过见过的能耐人,即便是国外的进口商品,都不足以让她这么失态。

  偏偏。

  顾尘从包里掏出来的东西是一根金条。

  而且还不是常见的小黄鱼。

  看大小,分明就是一根重达一斤的大黄鱼。

  拿出这么贵重的东西,分明就是求自己帮忙办事。

  “徐姐你误会了,这根金条不是我的东西,是我朋友托我找个明白人,打听一下路子的。”

  眼见徐彩霞误会了自己的来意,顾尘笑着解释家里一切都好。

  家里倘若真出事,他哪还有心思购买年货。

  “吓我一跳,我寻思着也不对劲。”

  徐彩霞长舒一口气,又将目光放到了顾尘手里的大黄鱼上面。

  “小顾,姐拿你当自己人,你可千万别蒙我姐,这根金条到底是怎么来到?”

  早年间,民间百姓私藏贵重金属属于极为严重的罪过。

  一经发现,严惩不贷。

  三年前,省城有关部门破获了一起悬了十九年的大案。

  这件案子的始末,正是因为金条。

  61年的时候,省城造币厂丢了一大批金条。

  数额之大,足够吓死一批胆小之人。

  从省城一直到各地,有关部门整整查了数年。

  被牵连的人老鼻子了。

  好多与这件事情无关,但又倒腾过金银的人,全都跟着栽进去。

  一直到四年前的1980年,案子才最终告破。

  一看到顾尘手里的金条。

  徐彩霞就不由得浑身起鸡皮疙瘩。

  “姐,我是啥人您还不清楚?就算有人用刀逼着我,我也不会坑您呢,您瞧,这是鬼子留下的金条,不是公家的东西。”

  说罢,顾尘主动将金条递给徐彩霞的检查。

  嘴里说着除了这根金钱,他朋友手里还有一些。

  都是当年小鬼子撤退。

  朋友家里人捡来的洋落。

  由于时局动荡,小鬼子跑了以后,匪军和老毛子又来了,而且是见什么抢什么,朋友的家长只能将这些金条深埋地下。

  加之屯子附近聚集着大量的胡子。

  纵然手里有金子,也不敢露出风声。

  建国以后,老百姓出售贵金属又受到严格管制。

  当铺,珠宝店,钱庄,金银铺子全被查封,老百姓想卖金子,只能去国有银行。

  问题是。

  去银行卖黄金,需要各种复杂的手续。

  除了带上户口本,还要有生产队或者是本单位开具的介绍信,证明金条确实为你所有,银行才会付钱收购。

  如此一来,问题又跟着来了。

  “徐姐您瞧,金条的正面和背面,都有小鬼子的文字,这要是拿到银行,您说换成当年,十个啥罪过的,可怜这800克的金条,只能一直埋在土里,就连卖到黑市都不敢。”

  “800克?我现在算是相信了,这东西真的不是你的。”

  顾尘话刚说完,徐彩霞脸上的担忧表情彻底消失了。

  “嗯?”

  顾尘愣了一下,旁敲侧击道:“徐姐,我的情况有啥毛病吗?”

  “你小子是真不懂这里面的门道,能说出一根大黄鱼800克,足以证明这玩意是别人才给你不久的东西。”

  徐彩霞笑着调侃顾尘过于相当于。

  没错,一根大黄鱼确实重达一斤十六两。

  但是这里的一两,不能对照现在的一两50克。

  徐彩霞让顾尘先坐下,说道:“姐没见过这类大黄鱼,不过小黄鱼倒是见过一些,一块小黄鱼相当于旧社会的一两,重量大概在31.3克。”

  “你自己算算,31.3克乘16两,等于多少克一斤。”

  顾尘闻言心里盘算了一下,500克多一点点。

  “明白了吧,没碰过这玩意,你当然算不明白了。”

  听到这话,顾尘一阵汗颜。

  徐彩霞说得没毛病。

  前世,顾尘确实没碰旧社会的金条。

  发家之后购买的金条,都是解放后的计量单位。

  下意识将旧制的一斤16两,换算成了800克。

  得出了十六根金条,总克数12800克的结果。

  错有错着。

  人前出糗,徐彩霞反倒相信了顾尘口中朋友的说辞。

  “姐,要不咋说您能当干部,脑筋和见识都是贼拉得厉害。”

  顾尘不失时机吹捧徐彩霞见多识广,自嘲不懂装懂,真人面前露了怯。

  “行了,别在这里拍马屁了,你老实告诉我,你这个朋友是打算全都卖了,还是只卖几根。”

  徐彩霞低头把玩着实力的金条。

  凭着多年站柜台积攒的经验和手感,徐彩霞确信这根金条是真东西。

  分量也的确有500克。

  虽然没见过这么大的金条,不过毕竟在商业部门工作了二十多年。

  没吃过猪肉,也见过猪跑。

  旧社会铸造的大黄鱼分为两种,一种是十两一根普通大黄鱼。

  分量314克。

  另外一种,则是鬼子控制区的16两金条。

  “对了,早年间去黑市卖金条是一件要命的事情,现在环境放开了,你朋友干嘛不去黑市找人谈买卖呢?”

  徐彩霞不经意地一问,代表她对金条的来历,多少还有一些迟疑。

  只不过不是怀疑顾尘。

  而是有点信不过顾尘所说的“朋友”。

  “就因为开放了,我朋友他们家更不敢去黑市找买主了,您想啊,早年间的黑市贩子多少讲究一些仁义,基本不存在缺斤少两,坑人骗人的事情,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,一把一利落。”

  “现如今……啧啧啧,有些事真没法说。”

  顾尘一脸唏嘘。

  “倒也是这么回事。”

  尽管顾尘的话只说了一半,徐彩霞依旧能够明白他的言外之意。

  那个时候的老百姓穷归穷,人品道德倒是没的说。

  自打改革开放,进入到商品社会。

  好嘛。

  是人是鬼闹出来了,打家劫舍,坑蒙拐骗,黑吃黑的事情时有发生。

  就连大白天走在街上,都有可能被人当场抢包。

  要不是乱到一定程度。

  上级部门也不会搞出这场严打。

  拿着价值连城的大黄鱼去黑市去找买主,这等于是羊入虎口,小儿怀金。

  勤等着被人抢夺。

  “小顾,咱们姐俩是自己人,有啥话说啥话,你朋友是不是答应分你一部分好处?”

  徐彩霞开门见山,让顾尘老实交代弄中获得多少分成。

章节目录

都市推荐阅读: